我們家的餐桌看起來非常不和諧,除了早餐我們都吃燕麥,午餐以及晚餐我們各吃各喜歡的東西,雖然不至於同床異夢,但是同個餐桌兩種口味的情況已經好多年了。
即使來德國邁入第七年,我還是沒有喜歡上德國的飲食,尤其是標準的德國麵包晚餐,雖然簡單快速十分鐘內解決,吃完以後廚房乾乾淨淨,晚餐後可以享受大好時光,我曾經試著融入這種飲食方式,不過就在某一年的寒冬,我吃著麵包,吃著吃著居然哭了出來,我覺得好冷好淒涼。
馬克在台灣住過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很了解我們台灣人的飲食文化,他總愛笑我說,台灣人最愛吃了,朋友見面就是約聚餐、每次聊天也都圍繞在哪邊好吃,我會反問他:難道台灣的食物不是到處都很好吃嗎?而且樣式這麼多,我們當然常常需要發掘新的餐廳、要互相交流哪邊有好吃的東西呀。
即使不是外食,在家裡的廚房也會盡量做到色香味俱全,就連我這種廚藝爛咖,我也會偶爾看著Youtube學做菜,希望把菜做得好看好吃一點,不過我一天最多就下廚房動鍋鏟一次,我聽到在德國的台灣朋友一天兩餐熱食,餐餐變化,心中實在佩服,對馬克來說,他則是很難想像一天在廚房花上這麼多時間。其實,我心裡面很常嗆他:「當然啦,如果每天都吃麵包香腸,確實是非常省事,甚至ㄨ不需要用心考慮哪邊麵包特別好吃,總之你們只想花十分鐘吃飯嘛」。不過,我所知道身邊也有德國朋友喜歡花時間下廚,只是大部分的人都還是以麵包為主食,搭配香腸、起司解決一餐。
有一次我跟台灣家人視訊,馬克也在旁邊,我媽問說你們平常都弄什麼來吃?我就說,我都煮自己想吃的呀,跟他分開,誰想吃那種爛麵包呀!
我媽聽到我這樣講,她馬上跟我說:妳不要這樣批評人家的飲食習慣,妳不吃沒關係,但是妳也不要說人家吃什麼爛麵包,何況又是在他面前,他一定可以猜出來你剛在講什麼;而且妳要反過來想,如果你們現在住在台灣,他跟家人說,他們台灣人每天吃什麼爛米飯,妳是不是也會覺得他很沒禮貌,批評我們飲食文化。
雖然當下我還很嘴硬的回應我媽:可是台灣的東西很好吃,沒有什麼好批評的!不過我當然知道媽媽講的是對的,所以後來我自己繼續避開吃麵包,但是就德國人愛吃無聊的麵包就不再當作我們之間的話題,只會跟台灣姊妹們閒聊時毫不保留的表達我對吃麵包的高見。
餐桌上的異國戀對我來說常常有一份孤寂感,像是今年過年,好不容易訂了幾樣台灣味的年菜,蘿蔔糕、油飯、排骨酥冬瓜湯,這些菜色湊再一起也蠻有年味的,因為我想讓馬克先試試口味,等到除夕夜的時候再正式上桌一次,還特別每樣菜色都訂兩份,年前先「預演」除夕夜年菜,沒想到除了蘿蔔糕他稍微賞臉,其他東西完全沒有興趣嘗試,我當下心中覺得蠻失望的,不過一方面也早就預期這種可能,只能安慰自己:沒關係,東西放冷凍反正不會壞,我慢慢享受!
常常覺得很可惜,當我在德國難得吃到安慰人心的台灣食物時,馬克很少與我產生共鳴,不過相較之下,馬克卻沒有抱怨過我不喜歡多數的德國餐點,如果要跟家人去傳統德國餐廳吃飯,他會考慮到我能夠接受的菜色,假使這個餐廳提供的選擇太偏門(尤其是他生長地區的家鄉菜我吃得特別不習慣),他會先前就提醒我,看看菜單,有沒有看到我能吃的東西,雖然不至於因為我更改餐廳,但是我至少可以有個心理準備,即使大部分的菜色我都不喜歡,我還能夠點個炸薯條配沙拉吃。
為了「吃」寫成一篇文章抒發感受好像有點小題大作了,但是飲食在我們成長記憶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腳色,尤其對於長期居住在海外的遊子來說,吃不只是讓肚子飽了,還是大家想念台灣的方式之一。在這疫情期間,許多人已經兩三年沒有回台灣,那些在海外無法復刻的家鄉味,每每讓人想到就恨不得有能力瞬間移動回到台灣,再加上餐桌上的另一半跟我們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他能夠體會你的心情、你對台灣美食的想念,他也愛莫能助。
上週是西洋情人節,不管有沒有人作伴的你,都要給自己準備了一個暖心的情人節,也希望跟我一樣在餐桌上不合拍的異國戀人們,在每個情人節都能準備一頓你們都喜歡的情人節晚餐。
你想知道我們情人節晚上吃什麼?不重要,只要老公下廚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