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is world nothing can be said to be certain, except death and taxes.
– Benjamin Franklin (1706-90)
世上只有死亡和納稅無法避免。
五月報稅季,在德國同樣這個月份讓納稅人斤斤計較。不過跟台灣的情況不太一樣,每個月我們拿到手的薪水,都是已經扣除應繳稅款的「淨工資」,所以在德國乖乖報稅,反而是有機會跟政府爭取到一些退稅呢!
米莉因為四五月以來減時上班,不免得對金錢的議題變得敏感,今年是我第三年在德國納稅,因為在家時間太多,我有機會好好的檢視薪水單,把納稅項目、稅級、與報稅義務的相關議題看過,發現基本的稅務概念還能讀懂,對於「在德國繳稅」充滿問號又排斥瞭解的你,讀完應該會跟我一樣,也具備納稅的基礎知識了。
馬上來瞭解稅前天堂,稅後地獄的「稅」與「保險」總共有什麼名目吧。
三種稅
所得稅(Einkommensteuer)
大家以為德國課稅很重?這麼說真的誤會了。德國除了繳稅,也強制每個月扣除各項保險金,所以「稅」與「保險金」是才是讓你的薪水單看起來心情不太舒服的主因。
所謂的「所得稅」在德國並不是像台灣以「級距」課稅,德國課稅以累進稅率計算,以目前財政部的資料來看,2020年1月生效的免稅基礎是年收入9,408歐元以下,其後依收入多寡,累進稅率最高可達45%。
所得稅不是人民納稅的唯一項目,該繳的稅還有「團結稅」跟「教堂稅」。
團結稅(Solidaritätszuschlag)
課稅的比例不高,佔所得稅的5.5%。意思是假設上述的所得稅被收了700歐,700歐 * 5.5%就是團結稅金額。
乍看之下大家應該無法猜到團結稅是什麼?團結稅的由來必須說到德國的歷史背景,過去兩德統一後,為了要幫助戰後東德重建,從1990年到現在仍徵收此附加稅。
這項賦稅近年來一直是政黨博取民心的角力,德國統一已經很多年啦,多數納稅人都希望廢止這條款項,不過至今未有定論何時才會取消。
2021.08.20更新
這項稅收從2021年1月起真的廢止了!單身者年收入少於73,000歐元或是已婚雙人合併報稅年收入少於151,000歐元的人都不用繳納這筆稅額,德國全境有90%的納稅者受惠,另外有少部份仍需繳納團結稅的人也不像以往需要負擔所得稅的5.5%。
教堂稅(Kirchensteuer)
德國南部以天主教為主、北部以基督教人數為多,整體算是保守虔誠的宗教信仰國家。受洗並登記於教會組織的教徒需繳納教堂稅,不過,也尊重個人意願,可以選擇不繳。教堂稅佔所得稅的8-9%,仍以所得稅700歐為例,700歐 * 9%就是教堂稅的金額。
德國全州的教堂稅都是9%,只有Bayern及Baden-Württemberg收取8%。
米莉在德國登記為無信仰,不用繳教堂稅,馬克出生後即受洗,每個月都有好好繳納教堂稅,不過停止上繳的念頭也沒停過,只怕馬克媽媽知道後會不太高興呀。
稅,包括了所得稅、團結稅、教堂稅,我們終於可以來看看保險項目了。看到這邊,你的耐心要用完了嗎?你若跟我一樣在德國工作,要繳這麼多錢出去,怎麼能不好好瞭解一下我們到底繳了什麼錢,是吧!
四項社會保險
醫療保險(Gesetzliche Krankenversicherung)
分為公保跟私保兩種。德國沒有像台灣有「全民健康保險」,但醫療保險是強制保險,你可以自己選擇適合的保險公司投保,但是不能不保。
一般人選擇公保較多,私保有年收入限制,以2019年規定為例,年收入必須達到60,750歐元才有資格選擇私保。私保收費隨著年紀增加,要繳的保費增加越高,詳細私保內容我並不瞭解,但相對來說,私保比公保能獲得更多的保障。
現行公保的計算方式是稅前收入*(14.6%+各保險公司自規定費率%)。依照規定公司跟雇員分別承擔50%, 因此個人支付的金額應是:稅前收入*(14.6%+各保險公司自規定費率%)/2,簡單來說佔總收入的7.3%左右。
在德國可以自己選擇保險公司,當時我以為怎麼有國家把醫療保險當成搖錢樹,難道是想要從人民身上獲利嗎?
倒不是這樣,德國的醫療體系是建立在互助的原則之上,對保險議題非常醉心的馬克跟我說過,德國的健康保險公司都是以「年收入零」為目標,並不是一個營利事業,被保險人繳交的醫療保費與保險公司支付的醫療支出目標是剛剛好打平。
每間公司提供的內容稍微不一樣,你如果常牙痛,那就應該找一間牙齒相關補助多一點的公司;相反的,你有一口潔白又健康的牙齒,那可以選擇一間不太強調牙醫補助的保險公司,可能因此省下一些保險費呢。
醫療保險是這樣的運作基礎,我真心祈禱有更多人願意花錢運動健身,當全民的健康狀況提升,也意味醫療資源只需要著重在天有不測的部份,大家也有機會少繳一點醫療保險的費用呀。
長期照顧保險(Pflegeversicherung)
寫到這邊,我都有點手軟,該繳的還沒繳完喔。
長期照顧保險主要用來照顧嚴重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不只是長者,也包括因為意外事故或精神疾病等,平日生活需要護理服務的被保險者。
這項費用由上述你選定的醫療保險公司一併收取,目前長期照顧保險須繳納的比例是稅前收入的3,05 %,如果年滿23歲且沒有子女,需要再加上0.25%,因此像我們還沒有小孩,所繳的比例是3.30%。
該保險同樣由公司跟雇員分別承擔50%,所以我們實際上是從口袋掏出稅前收入* 1,525 %的金額繳納。(特別注意唯有Sachsen州跟其他州不一樣,公司承擔1,025 %,員工需負擔2,025 %)。
退休養老保險(Rentenversicherung)
德國一樣是高齡化國家,養老保險金額的比例也是全民負擔頗重的項目之一,該費率是18.6%,也是公司跟我們員工對半分擔,因此實際上是稅前收入*9.3%會進入養老保險金裡面。
這樣聽起來,我們已經每個月都提撥薪水的9.3%當作養老保險,應該退休生活不太需要煩惱了吧?可惜這些金額頂多在將來能充當一些零用錢。德國的養護機構並不便宜,因此很多人都會自己尋找理想的保險公司,自掏腰包加購養老保險。
米莉一直考慮想增加退休養老的保障,不過老實說,以目前收入金額東扣西扣,實領的薪水已經讓我眉頭一皺,我始終還沒有下定決心額外支付這個部份。
失業保險(Arbeitslosenversicherung)
來看看最後一個失業保險,這也是目前幫助德國許多企業渡過困窘的得力助手。
我多次說到,從四月開始我們公司實施減薪休假,我們上班時數只剩50%。不過我還沒有跟大家詳細說明薪資計算方式,因為雖然工時砍半,但我們很幸運的卻不是只領到一半薪水。
減薪休假(Kurzarbeit)的計算方式是這樣的,以我為例,我目前上班時數只剩合約的50%,公司支付我50%薪水,而勞工局會就我損失的部份,以稅後收如為基礎,再補助60%給我,有子女的員工則受到67%補助。
大家請不要關閉這篇文章,我用圖解方式講得簡單一點!(好言相勸)
回到失業保險本身費率為2.50%,公司與員工對半負擔,因此計算方式是稅前收入 * 1.25%,假使員工被解雇、公司破產無法支持薪水,或自願離職,在找工作的三個月內以上這些情況,都可以前往勞工局(Arbeitsagentur)登記,申請失業補助。
以上就是薪水單變薄的解謎,繳完三稅四保險後,才驚覺合約上寫的薪資是夢一場,實際放在口袋的少太多。
即使瞭解了這些扣除款項,也不會幫助你有機會少繳一項,但是掌握自己金錢的去處算是人生的責任之一吧。尤其從稅與社會保險的結構,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福利的重心,雖然我來德國之前,從來沒有瞭解過這些事,但是對於計劃未來到海外工作的人來說,我會建議你好好的弄懂該國家的賦稅與保險制度,如同我在部落格介紹說的,海外生活沒有粉紅泡泡,你越瞭解自己在這個國家應盡什麼義務、享有什麼福利,就越能保障自己在海外生活的穩定。
我在德國三年工作以來,首次試著瞭解德國的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會有這樣的動力也來自於讀了《富爸爸、窮爸爸》,我很崇拜作者解析資產與負債的方式,不只簡單易懂,也剛好很符合我對金錢的想法。其中有一章節提到「稅收的歷史」,這邊就先不多提,希望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好好閱讀這本書嗎,我相信你讀完以後,也會有衝動馬上找人分享討論。
米莉
今天這種乾貨文章不知到你喜不喜歡?我自己是覺得又多學了一種常識,很開心。如果你想知道跟多相關訊息或對文章內容有想法,很歡迎留言給我,或上我的粉絲專頁「米莉的德國日常生活指南 – 職場生存。心情照顧。家人相處」來找我互動唷!
6 留言
嘿嘿,第一次在這邊留言~ 我看完了覺得架構很清晰,彷彿回到大學時上過的政治課,謝謝你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完了感覺很複雜的稅收與保險 尤其我特別喜歡你幽默地表達方式,讓人在讀的過程中有獲得一些小休息。最後想問圖解圖能否讓人放大看呢?不然手機上看真的有點小~
Linda!!!謝謝妳來這邊留言給我! 🙂
哈哈哈,這個主題真的很無聊,我都好感謝讀者們願意讀完。
還有謝謝妳提醒我圖片大小的問題,我有調整過,雖然好像大一點,但是在手機上看起來可能還是太小。我可能以後製圖要留意一下。再請妳有空多給我意見回饋,我會很開心看到妳的留言的。
嗨米莉,謝謝妳的分享!我認真的把我的薪資單拿出來和你的資訊對照了一下,才終於暸解自己都繳了些什麼。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妳能分享報稅的過程、計算和時間等等。:D
哈囉Eva,很開心妳跟著文章一起認識了薪水單 🙂 也更謝謝妳讀完給我回饋與鼓勵!
因為我現階段碰到的報稅情況相對的簡單,因此最近有關稅務常識可能先更新到目前為止,但是未來如果在報稅上有任何心得,我一定會更新上來跟大家分享。
Hi Emily
詳細看完德國稅制了,謝謝你的分享讓我了解原來德國跟日本在稅制方面也很類似。
以一般上班族中等收入相比較,稅跟保險大約佔據稅前薪資20%上下。
日本也一樣是公司每月先幫員工扣除,所以實際到手會覺得少很多。
德國有團結稅,日本有復興稅,也不是永久稅,都是為了應對重大事故而開徵。
復興稅是311東日本大地震之後開始的,預計徵收25年。
日本人善於模仿,私心以為日本在很多方面是偷學歐美。 XD
Hello 元小科,
謝謝你用心的閱讀。原來日本在地震後開徵重建所須的復興稅,這其實是讓人可以理解其必要性,不過有點好奇的是,民眾普遍對於這個復興稅的態度如何呢?就像我有提到團結稅的部份,表面上雖然不討論這件事,其實大多德國人嘴巴裡頗有微詞。
我也有去瀏覽你的網站唷,你對日本的生活觀察非常仔細入微,對要到日本工作生活的人非常有幫助呢。
歡迎有空再來逛逛,我也會持續關心你的文章,我覺得都很知性也很實用!